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沈华: 磨制玉器的砣具何时出现
发布日期:2025-08-05 21:01 点击次数:122
关于砣具的准确出现时间,在网络上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
有些博主态度坚决、信誓旦旦地宣称,砣具是在商代中晚期,即大约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出现的。
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在于,砣具的制造和使用必然要依赖于青铜器的出现,因为青铜器的材质和工艺能够为砣具的制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技术支持。
然而,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认为砣具早在新石器晚期,约公元前 5000 年左右就已经诞生。
为了探究到底哪一种说法更准确、更符合科学道理,让我们在今天与大家一同深入探讨一下,新石器时期究竟有没有砣具出现。
事实上,新石器时代确实存在砣具的出现。但是我们目前在国内所有的新石器遗址考古现场,没有出土过石质的砣盘或青铜材质的砣轮,这样就给这种争议留下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话柄。
毕竟,考古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话题,需要用证据来说话,没有实物佐证就难免会落下口实。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五千年前,老祖先不仅从敲击到磨制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的玉石的性能,也从石英砂研磨的过程中发现了以柔克刚的解玉技巧。
他们总结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论依据。并且运用了当时唯一可以使用,并且相对容易制作的木制砣盘带动石英砂切琢玉石,这种可能性也就解开了为何见不到新石器时期砣盘的主要原因了。
因为我们在很多的新石器时期玉器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砣盘加工的痕迹,这种痕迹与片切割和绳锯不同,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尖,中间宽的状态,工具特征明显。
以下是关于砣具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几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
砣具的使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砣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玉器的加工领域中大放异彩。
例如,在那个时期的玉器上,清晰地留下了砣具切割的痕迹。
就像斧形器表面那一道道醒目的凹痕,以及红山文化中玉猪龙身上那垂直而下的凹痕,无不在向我们诉说着砣具曾经的作用。
砣具的类型:砣具的种类丰富多样,包括铡砣、錾砣、扎砣等等。
这些工具通过各自独特的设计和用途,为古人在玉器制作中实现精细的加工效果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铡砣为例,它通常用于对玉器进行初步的切割和修整;而錾砣则更擅长在玉器表面打造出各种精美的纹饰。
砣具的制作工艺:砣具的切割工艺在当时主要用于开料和切割镂空,其方式分为双向对切与单向切割两种。
这种先进的技术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制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玉斧、玉管、柱形器或锥形器等器物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比如,在制作玉斧时,双向对切能够快速地将玉石原料切割成大致的形状,然后再通过单向切割进行精细的修整和打磨。
考古证据:从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上不仅有砣具切割留下的痕迹,还有砣具打孔和琢纹的清晰印记。
例如,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的石刀上,那一个个规整的切割孔就是砣具琢磨孔的有力证据;而红山文化兽面形器上那宽宽的阴刻线纹,还有红山时期玉勾云型佩的边缘,两侧的切削痕十分明显,无疑是砣具琢纹的杰出成果。
综上所述,种种证据都表明,新石器时代不仅有砣具的出现,而且这种工具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加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现了古人在工艺制作方面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